景区导向指示牌一般是在路径的重要位置,已经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景区毕竟是游览区域,如果向道路上有太多的道路指示牌,就会影响到景区的美观。当然,标识牌的数量也不能太少,少了就不能引导游客到达其目的地,连道路导向的基本功能都失去了。
1.旅游标识可以设置在通往风景名胜区的道路、城市道路、风景名胜区和通往风景名胜区的道路的附属服务设施内。
2.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县级(适用于设区的市)或者镇级行政区的城市道路和旅游景区道路应当设置相应的旅游标识。
3.对于通往旅游景点的公路及其附属服务设施,旅游标识的类型和规模应根据交通工程和沿线设施水平确定,并考虑旅游景点的交通流量规模、旅游交通目的地的集中程度、与旅游景点的距离以及公路与旅游景点的关系。
4.县级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旅游标识可以设置在三级、四级道路、通往景区的道路及其附属服务设施上。
5.县级行政区域内的一级、二级配送道路及其附属服务设施可以设置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旅游标识。
6.地(市)级行政区域内的一级、二级主干道及其附属服务设施应当设置国家3A级及以上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的旅游标识。
景区导向标牌是旅游景区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引导游客正确到达景点游览,确保游客在景区内的顺畅移动。以下是对景区导向标牌的详细介绍:
一、主要类型
道路导向指示牌:包括道路标志牌、公共卫生间指示牌、停车场指示牌等。这类指示牌能够引导游客正确到达各个功能区和景点,确保游客在景区内不迷路。
景点介绍牌:通常放在景点旁边,提供关于景点历史内涵的介绍,如所在地发生的故事、景点设置的意图等,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点的文化背景。
提示性标牌:揭示景区规章制度,规范游客行为。设置在休息点与主要出入口等游客比较集中、难以回避的地点。通过这类标牌,提醒游客注意自己的责任,使游客的行为符合生态旅游的原则。
警示性标牌:告知游客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并禁止游客各种不良行为。这些标牌通常颜色鲜艳,以“游客须知”、“注意事项”等形式设立多处安全、警告标牌,确保游客的安全。
教育性标牌:宣传环保、生态旅游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氛围,体现人文关怀和自然关怀。其设置地点主要在景区出入口、休息点、观景台等较为显眼、醒目处以及原始丛林、陡坡、水体等生态系统敏感地域。
二、设计原则
规范性:景区标识设计应该与国际接轨,使用符合国家规范的文字及图形符号。公共信息符号要规范化,按照国家公布的新的文字及符号规范化使用。
以人为本:标识牌的摆放位置和安置也要规范化,标识牌的设计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景区当地的实地情况,因地制宜设计。
特色化:根据景区的独特氛围和文化背景,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标识风格。例如,使用原生态木材制作的标示牌,能够流露出亲切感,与周围氛围相融合。
连贯性:景区环境中的导视系统设计需确保一定的连贯性,同景区的标识可以统一为一个风格,且具备整体感,形成一个和谐、连贯的导向系统。
三、功能作用
引导功能:通过明确的指示和标志,引导游客在景区内正确移动,确保游客能够快速找到目标景点。
信息传递:提供关于景区、景点以及服务设施的信息,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规划游览路线。
安全警示:通过警示性标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性标牌,宣传环保、生态旅游等理念,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维护管理
定期检查:景区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导向标牌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信息准确。
及时更新:随着景区的发展和变化,导向标牌上的信息也需要及时更新,以确保游客获取到新的信息。
清洁保养:定期对导向标牌进行清洁保养,去除灰尘和污渍,保持其清晰度和美观度。
综上所述,景区导向标牌在旅游景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帮助游客正确到达景点游览,还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警示,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度。
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应重视导向标牌的设计、制作、维护和更新工作,确保其能够持续为游客提供准确、清晰、易于理解的信息。